1.
「終身壽險」:
因為「保費高」,在實務應用上,通常只建議保戶規劃「30萬~50萬」,至少未來的喪葬費就不用家人來負擔。
除非有節稅需求,否則不需規劃高額的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
適合有家庭責任的人規劃,依照「負擔家庭責任的時間」長短來規劃。
例如:
a.家中有新生兒出生,爸爸與媽媽(家中經濟之柱)就規劃20年期的定期壽險,就可以在小孩20歲以前,提供家庭保障。
b.剛買房子,負擔20年的房貸,就規劃20年期的定期壽險,就可以在房貸還清以前,提供家庭保障。
因為「終身」壽險的保障時間長,「定期」壽險的保障時間短,所以,「定期」壽險保費比「終身」壽險便宜很多。
「儲蓄險」:
不適合拿來做壽險保障的規劃。
如果要規劃足額的壽險保險,保費會很高。
2.
因應低利率時代的來臨
不曉得您在意的是「保費調漲」,
還是「儲蓄險」的實際利息(內部報酬率)下降。
如果您在意的是「保費調漲」,
從去年開始,
人壽保險商品(終身壽險、定期壽險,)
雖然保單「預定利率」下降,
但是因為陸續開始使用「第五回合生命表」,
所以,跟大前年(民國100年)相比,
其實,保費是變便宜了~
如果您在意的是「儲蓄險」的實際利息(內部報酬率)下降。
是的,儲蓄險現在的實際利息(內部報酬率)真的比錢少。
但是,如果仔細比較與挑選,還是能挑到比「定存」利息還要高的商品。
而且,很多人買儲蓄險,重點並不是放在利息的高低。
而是看中儲蓄險的幾個好處:
1.「安全」、「確定」,不受景氣影響,在規劃的當下,就可以知道未來可以擁有多少錢
2.可以將錢只留給「孝順」的小孩,透過受益人的指定。
3.預留稅源,提供子女未來繳遺產稅的「現金」。
4.節「遺產稅」,要提早規劃喔,不然還是會依「實質課稅」原則課稅。
不知道以上兩點分享,是不是您要的答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