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圖片
愛山人 ^.^為您解答,敬請參考:
1.魯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焉,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无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莊子.德充符〉)
《翻譯》
魯國有個被砍去腳趾的人,名叫叔山無趾,靠腳后跟走路去拜見孔子。孔子對他說:“你極不謹慎,早先犯了過錯才留下如此的後果。雖然今天你來到了我這里,可是怎麼能夠追回以往呢!”叔山無趾說:“我只因不識事理而輕率作踐自身,所以才失掉了兩只腳趾。如今我來到你這里,還保有比雙腳更為可貴的道德修養,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蒼天沒有什麼不覆蓋,大地沒有什麼不托載,我把先生看作天地,哪知先生竟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我孔丘實在淺薄。先生怎麼不進來呢,請把你所知曉的道理講一講。”叔山無趾走了。孔子對他的弟子說:“你們要努力啊。叔山無趾是一個被砍掉腳趾的人,他還努力進學來補救先前做過的錯事,何況道德品行乃至身形體態都沒有什麼缺欠的人呢!”
叔山無趾對老子說:“孔子作為一個道德修養至尚的人,恐怕還未能達到吧?他為什麼不停地來向你求教呢?他還在祈求奇異虛妄的名聲能傳揚於外,難道不懂得道德修養至尚的人總是把這一切看作是束縛自己的枷鎖嗎?”老子說:“怎麼不徑直讓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樣,把可以與不可以看作是齊一的,從而解脫他的枷鎖,這樣恐怕也就可以了吧?”叔山無趾說:“這是上天加給他的處罰,哪裡可以解脫!”
【大要】
借用被砍去腳趾的人和孔子、老子的對話,來顯明道家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樣,把可以與不可以看作是齊一的,毫無枷鎖(順任自然,不自我束縛)的基本主張。
2.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水曰內景。吐氣者施,含氣者化,是故陽施陰化。天之偏氣怒者為風,地之含氣和者為雨,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亂而為霧,陽氣勝則散而為雨露,陰氣盛則凝而為霜雪。(《淮南子‧天文訓》)
《翻譯》
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方的大地主宰幽暗,圓的天穹主宰光明。光明的天吐散陽氣,所以火和日的光照耀在外;幽暗的地蘊含陰氣,所以水和月的光澤內藏。吐散陽氣的管給予,蘊含陰氣的管化育,所以陰陽二氣分管化育和給予。陰陽二氣相偏離,形成怒氣便產生風;陰陽二氣相交合,便形成雨。陰陽二氣相迫近,感應即成響雷,激蕩而成閃電,散亂便成濃霧。如果陽氣強盛,霧便散開成露水,如果陰氣強盛,霧便凝結成霜雪。
【大要】
天主陽、地主陰;陰陽二氣分管化育和給予,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由此產生。